English

克服死亡恐惧

2000-12-28 来源:光明日报 重庆合川一中 梁小娟 我有话说

中学、大学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变化,在生活消费、学习动力、学习方法、考试、人际交往、身体健康、升学择校、对待异性等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方方面面的心理问题,这十分正常。进行心理咨询,从中可以获得解脱的方法,以达到理清思路、挖掘潜能、解除烦恼,超越自我,健康生活的目的。

我们希望学生、家长、老师将你们在生活、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寄给我们专栏,我们将请专家一一给予解答。希望我们的栏目成为您的知心朋友。———编者

心理案例

女儿在某校读高三,成绩很好,可最近几天说很怕死。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:班上一同学外婆去世了,很悲伤,不停叹气说:“人活着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死,真没意思!”于是她将这句话记得特牢,不停地在脑子里想:我什么时候也会死,人一死什么都不知道了,自己学习再好又有什么用,美好的生活都无法享受,真没意思,真可怕。人为什么要死呢?她百思不得其解,想着死的可怕,心跳、呼吸都加快,脑子一片空白,全身冰凉,冷汗也出来了。她对妈妈说是不是患上了心理疾病,妈妈否定并劝她不要乱想,暂时缓解了她那恐惧的心理。可第二天又多次想起,每次都出现上述症状,很难受。

应对方法

我对这位母亲说:

1、心理学家佛洛伊德认为,人生来就有求生和求死的本能,怕死是求生的本能反应,是正常的和有利的,是人类从自然进化中获得的能力。像她这种一想到死就恐惧,并出现上述症状,的确影响学习和生活,这就是一种恐惧性心理障碍。

2、告诉女儿,人出生、生长、死亡是自然的规律,一切都要顺其自然。同学外婆的死是正常死亡,没有老的死亡,就没有新生命的诞生,现在她的生命正旺盛,担心是没必要的。重视生活的过程,享受每一天,为自己的理想而执著追求,追求的过程就是美好的,即使到了生命的终点,也不会为此而恐惧,也会坦然对待的。

3、以后如果再想,可用:(1)思维阻断法,即命令自己“不要想”,用意识将自己的思维从那乱想的境地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;(2)疼痛刺激法,即先在手上套一个橡胶圈,乱想时用力拉起弹几下,此时的疼痛会分散思维的注意力;(3)发展兴趣法,空闲时自己培养有益的兴趣,从事感兴趣的活动,不让自己的脑子空下来,常用一种活动替换另一种活动,如果没什么兴趣,可听听音乐,看看电视,让自己生活充实快乐起来:(4)锻炼法,多参加体育活动,提高意志力和身体素质。(5)重视人际交往,学生虽然生活在集体中,但学习的紧张往往忽视了思想的沟通,时有孤独感,从而胡思乱想。家庭应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,使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,通过摆谈,加深了解,及时疏导,尽快消除烦恼。

结束时我给她建议,让女儿自己来,这位家长说她不好意思,怕别人笑话自己“有病”,我说心理障碍并不是什么可耻的病,它跟患感冒一样平常,人人都会有的。

下午四时,母女俩一起来到心语室,我再次重复以上方法,给了一根橡筋套在她手上。可她还是不放心,问:“要是再想怎么办?”我说:“偶尔想一下也没什么,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害怕,不会导致危险或威胁,按照以上方法去作,不久就会消失的。以后有时间常来心语阅览室看看书,对自己的心理多作了解,学会自我调节,你的心理素质就会提高的。”

母女俩这才露出笑容,谢过老师轻松地走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